首頁 茶界資訊 絲路品牌茶 經典茶具 金牌鑒茶官 茶百科 茶文化活動 知名茶商 五星級茶館
網站首頁 >> 全部資訊 >> 金牌鑒茶官
他扎根紫陽60年,為了“紫陽種”操碎了心  
 
 
 
 
 
原創(chuàng)Pai
 
閱讀9863
程良斌
新絲路茶網
2019-03-15
 

我是安徽省績溪縣人,因為學茶,1959年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由安徽省農業(yè)廳調來陜西,從事茶業(yè)工作,以茶為業(yè)、以茶為生、以茶為樂,以茶為伴,這輩子就愛上陜西茶了,老了仍祁盼陜茶振興。

 

陜西在全國產茶省中比較,不是產茶大省,但從古到今,茶葉在國內國際上均有極高的地位,世界上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古老的茶葉在陜西,陜西是這些最古老茶葉的產地,陜西省不僅產茶歷史悠久,陜西還有我國第一批全國推廣良種紫陽種,品質超群,陜西的紫陽富硒茶是我國第一個通過科學鑒定的富硒茶,富硒茶的開發(fā),使富硒產業(yè)成為富民產業(yè),使健康佳品馳譽神州,我愛陜茶,更希望陜西人要自信自強,重振大唐雄風,振興茶產業(yè)。

 

一、 我愛陜茶的理由

(一)產茶歷史最為悠久

   

唐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fā)乎于神農氏”,神農氏是茶葉始祖。華夏文化、農耕文化,茶文化其中心區(qū)域都在陜西,以神農氏出生地寶雞為中心,深入秦巴山區(qū)、漢江中,上游的漢中、安康是茶文化源頭。《華陽國志•巴志》有關茶葉種植記載,漢景帝陽陵出土的茶葉實物,是其無可辯駁的實證。

 

2016年5月6日,陜西漢陽陵出土的2150年前的茶葉正式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這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茶葉,現(xiàn)己在漢陽陵博物館展出。 

 

陜西是古代巴國最早生產貢茶的地方,據(jù)《華陽國志•巴志》記載,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135年,周武王聯(lián)合當時居于巴地的庸、蜀、羌、牙、微、盧、彭、濮等民族共同伐紂,之后巴蜀所產之茶列為貢品。巴國是我國最早栽培茶樹、最早生產貢茶的地方。

 

巴國在何處?《華陽國志.巴志》原文如下:

 

“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遠國雖大,爵不過子,故吳、楚及巴皆曰子。其地東至魚腹(今重慶奉節(jié)),西至棘道(今四川宜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今彭水)。此處記載的漢中,其治所在今安康漢江北岸(原中渡臺)設的西城縣。漢承秦制,在安康設漢中郡治,原西城治所西城閣己恢復建成。公元前206年,“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立沛公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從此漢中治所西迂南鄭。

 

巴國在今漢陰建都,西遷前以安康為中心的古漢中,是古代巴人的活動中心,是我國最早生產貢茶的地方,是我國最古老的茶區(qū)。古代巴人的活動中心的史料證實,漢陽陵出土的茶葉產地應是我國最早生產貢茶的巴國,即今漢水中上游及其支流的大巴山區(qū)。


(二)西安是一帶一路的起點和古代茶文化中心

 

一帶一路的開拓者張騫是陜西城固人,自他出使西域后促進了大唐盛世的繁華,此后的唐長安已成為世界茶葉與茶文化傳播中心,唐太宗貞觀年間,文人雅士提倡茗飲,首都長安,更是弦歌徹夜,茶會、茶宴逐漸興起,貢茶之舉,較前更盛,宮廷宴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金鑾密記》云:“翰林當值春晚困,日賜成象殿茶果。”

 

法門寺秘藏地宮中唐代皇宮使用的金銀、琉璃、秘色瓷等烹、飲茶器是豪華的宮廷茶宴實物,這批僅存于世的無價國寶是:鎏金鴻雁紋銀茶槽子、鎏金團花銀鍋軸、鎏金飛天仙鶴紋壺門座銀茶羅子、鎏金飛鴻毬路紋鏤空銀籠子、金銀絲結條籠子、壺門座高圈足銀風爐、系鏈銀火筋、鎏金使樂銀調達子、鎏金飛鴻銀則、淡黃綠色琉璃茶碗、淡黃色琉璃茶托、鎏金龜形銀盒、鎏金人物畫銀壇子。這是世界上首次發(fā)現(xiàn)的我國唐代最全、最高級、也是唯一的整套茶具。這套茶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圖案優(yōu)美,實屬在普及基礎上拔高的豪華型宮廷茶具,是研究復興唐宮廷茶道珍貴的實物依據(jù)。根據(jù)這些茶具及有關史料恢復創(chuàng)作的大唐茶藝巜清明宴》在第一屆法門寺大唐茶文化國際研討會上頗受好評,茶文化專家學者建議將此茶藝表演作為國禮來迎接外國貴賓。

(三)貢茶生產歷代相傳

 

唐代王室,崇尚飲茶,貞元十七年(801年)《通典》載:安康郡貢茶芽一斤。唐代茶區(qū)分布已十分廣闊,有80多個州產茶,十分重視貢茶生產,其中特別點出陜西有金州茶芽、梁州茶及西鄉(xiāng)月團3個名品。金州茶芽與漢陽陵博物館展出的2150年前的茶葉相似,金州茶芽應是漢陽陵出土的茶芽的傳統(tǒng)產品。

 

民國《紫陽縣志》有“每歲充貢”“茶之原質色香味較他處所產俱勝”的記載。更有存于陜西省檔案館的《貢茶檔案》信票國家一級文物作證,清光緒三年(1877年)正月,紫陽縣知縣唐清輔差遣衙役辦理的《貢茶事案》信票。

 

“雨前一樣是新茶,坡有陰陽性各差。齊焙白毫先入貢,香風吹出野人家”。這是清代紫陽縣令江開的《紫陽竹枝詞》,是安康歷史上貢茶生產的生動寫照。“齊焙白毫先入貢”這詩句點出入貢之茶,必是與漢陽陵出土的茶芽同樣嫩度有白毫的茶芽。

 

(四)陜南有我國最適宜生產茶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陜西省地勢狹長,陜北、關中、陜南差異很大,西安歷史悠久、陜北延安是革命圣地,久負盛譽,宣傳較多,人們對陜南相對宣傳了觧不多,而秦嶺以南原來均為窮鄉(xiāng)僻壤,但卻是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方,尤其是安康境內漢水、月河以南、巴山9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由于有秦嶺、鳳凰山雙重庇護,阻擋北方干冷氣流的入侵,西部有1905m高的星子山擋住西來的寒流,南部大巴山缺口又能充分接納南方濕熱空氣長驅直入,從而形成陜西省內農作物越冬條件最好,水熱條件匹配最佳的亞熱帶作物生長區(qū)域,其氣候相當于自西部內陸向東部沿海移動了1000 km,或向南偏了600 km(3)。從古至今,生物界都有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陜西省內農作物越冬條件最好,水熱條件匹配最佳的亞熱帶作物生長區(qū)域,是我國最早栽培茶樹的地方,1981年至1984年,陜西省完成了茶樹品種資源調查,報告認為,保存在安康專區(qū)茶葉試驗站的紫陽縣紅椿區(qū)深陽鄉(xiāng)平安村稀有單株“紫陽一號”,不開花、不結實,不同于國內開花不結實的無性系大葉種。葉長12.8 cm,葉寬7.1 cm,葉面隆起,葉形為大卵圓葉形,是極其寶貴的品種資源。無花茶“紫陽一號” 芽大、葉大、起泡,泡也大,葉片解剖構造柵狀組織只有一層且松散,這是茶區(qū)古老的活化石,也可看出大葉種古茶樹幸存退化的表現(xiàn)。歷史上紫陽老茶區(qū)有搭梯采茶的史實,至今紫陽、漢濱瀛湖仍有古老大茶樹分布的痕跡,尤其是嵐皋藺河鎮(zhèn)茶園村古茶樹群是全國推廣良種紫陽種中的原生態(tài)天然林下野生的紫陽大葉泡和紫陽櫧葉種, 是十分珍貴的資源。綜上所述,安康有古老茶樹遺存,是古巴蜀茶區(qū)的中心地帶,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生產貢茶的地方。

 

(五)品種優(yōu)良品質超群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作物起源中心,是多種大田作物以及茶、桑、果、菜等經濟作物的起源中心。陜南茶區(qū)與四川盆地同屬于一個大生態(tài)系統(tǒng),茶、桑栽培歷史比長江中下游茶區(qū)還早,安康市石泉縣出土了我國最早蠶業(yè)的物證珍寶鎏金蠶。紫陽種是我國第一批全國推廣良種,陜南茶區(qū)是我國茶樹品種資源調查研究開發(fā)利用開展較早的茶區(qū),早在1953年至1973年20年間,安康專區(qū)茶試站曾四度進行茶樹品種資源調查,陜西豐富的優(yōu)良茶樹品種資源,早己揚名茶界。

 

1964年夏初,我國著名文學家、詩人、原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飲湖南省茶葉研究所高橋銀峰茶后,書贈《詠高橋銀峰茶》詩一首。詩曰:

   

芙蓉國里產新茶,九嶷香風阜萬家。

肯讓湖州夸紫筍,愿同雙井斗紅紗。

腦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餖飣眼不花。

協(xié)力免叫天下醉,三閭無用獨醒嗟。

 

我們陜西人更要學習郭老“腦如冰雪心如火”的精神,來樹立我們的茶文化自信。郭老詠的高橋銀峰茶,你知道是什么茶樹品種的鮮葉原料制成的嗎?翻開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茶樹栽培學》第146頁,有一段介紹陜西紫陽種的敘述,原文如下:

 

“該品種抗逆性強,單產水平一般,適制綠茶,品質甚佳,以生產高級綠茶紫陽毛尖聞名全國。引種到湖南長沙后,優(yōu)良種性進一步發(fā)揮,成為新創(chuàng)制名茶‘高橋銀峰’的主要原料。”

 

紫陽種于1955年引入湖南省茶葉研究所栽培,南遷后,由于溫度條件更能得到滿足,其萌芽早的特性也得到了顯著的發(fā)展,與湖南當?shù)卦缪糠N無多大差異。生理生化反應活躍的條件得到滿足,茶多酚、咖啡堿、氨基酸含量不僅高于云南大葉種,也高于湖南高橋種。研究結果認為:紫陽種南遷作為湖南的綠茶品種,比在當?shù)厝后w中選種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現(xiàn)已成為湖南名茶“高橋銀峰”的主要原料。

(六)健康佳品馳譽神州

 

紫陽富硒茶因其品質優(yōu)良、富硒保健而聞名, 1989年9月6日,中共紫陽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組織科技人員完成的《紫陽富硒茶品質、含硒水平及保健作用研究》課題,在北京通過鑒定,紫陽富硒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科學鑒定的保健茶,經食品、茶葉、營養(yǎng)、醫(yī)學及地方病學多學科13位專家共同鑒定,認為紫陽富硒茶具有抗衰老、防癌、抗癌、抗輻射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被譽為21世紀的健康佳品和綠色保健飲料。

圖:于若木在紫陽茶廠


中國著名營養(yǎng)學家于若木得知后立即前來考察,并題詞號召"開發(fā)富硒紫陽茶為全國人民健康服務是紫陽縣義不容辭的責任。"題詞盛贊:“紫陽茶富硒抗癌,色香味具佳,系茶中珍品”,又親自組織科研團隊開發(fā)、推廣,進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華社宣傳推介,又一次題詞夸贊"國飲新秀天然富硒紫陽茶"。著名作家賈平凹亦題詞:“無憂何必去飲酒,清靜常品紫陽茶”。

 

茶葉是紫陽縣的主導產業(yè),紫陽富硒茶以其獨特的魅力已在神州大地上飄香!從而不僅促進了安康市富硒茶富硒食品產業(yè)的發(fā)展,也為陜茶振興帶來了希望。


二、盼陜茶振興望自信自強

  

我剛來陜西時,正值國家困難時期,但當時國家對陜西的茶葉事業(yè)仍是相當重視的,南方各省都派人支援;仡60年來,我跑遍了陜西茶區(qū)的山山水水,山好水好茶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領導部門或某些領導干部卻眼睛成天盯著的是八百里秦川和大片黃土高原,秦巴山區(qū)根本擺不上位置,缺乏自信,在他們的心目中只有八百里秦川的關中,陜南秦巴山區(qū)從客觀上看是重視不夠的,茶產業(yè)也沒有擺到重要位置上來。上世紀60年代,我曾在省農業(yè)廳經濟作物處工作,當時處里有果樹、蔬菜、蠶桑及茶蔴菸等幾個攤子,以后經濟作物處撤消了,果業(yè)單獨成立了果業(yè)局,結果陜西的蘋果全國出名了。茶業(yè)歸到蠶桑園藝站管了,我們幾個老茶人多次建議蠶桑園藝站把桑改成茶,改為蠶茶園藝站,但至今沒有改,茶字至今加不上,茶葉專業(yè)的干部我在農業(yè)廳時有三人,現(xiàn)在一個也沒有了。我曾多次建議成立一個茶業(yè)局,主抓陜西茶產業(yè),但從省上抓農業(yè)看,主抓仍然是八百里秦川的關中農業(yè),陜南仍排不上位置。我曾工作23年的安康專區(qū)茶葉試驗站,雖然在偏遠的大巴山深處,卻是西北農林部建起來的,當時委托省農業(yè)廳代管,但后來也被層層下放,直至消亡了。而其他省后建的茶葉科研機構都升級歸省農科院管了。

 

紫陽種是全國良種,不僅在當?shù)貎?yōu)質高產,還被中國茶學會推薦為改善南方茶葉品質的優(yōu)良品種,我們不少領導卻缺乏自信,迷信外地,盲目從南方引進低劣品種,以至造成抗逆性差、未老先衰、早花早果、產量低、質量差、茶農恨的局面,事實教育我們?yōu)槭裁幢镜氐牧挤N不推廣,而偏要引進外地劣種呢?這是典型的不自信!

 

著名營養(yǎng)學家于若木1989年來陜考察,住在西安人民大廈,發(fā)現(xiàn)供應的是廣州花茶,當即就建議要求把當?shù)氐暮貌柰扑]到賓館來,客觀上西安是一個茶葉大市場,但卻全被外地茶占領了,而本省茶區(qū)的產茶縣市卻到外地外省市宣傳推介,為什么不從消費者、生產者雙方作些工作,建立本省茶葉市場呢?計劃經濟時代,省供銷社原來有西安、安康、紫陽三個茶廠,收購茶葉加工后統(tǒng)一銷售,如今廠撤了,主要精力用在收購外地茶葉加工茯磚茶了。陜南是南水北調水源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無任何污染,是關閉了所有汚染工業(yè)、花了代價的成果,我們應該大張旗鼓到受益區(qū)宣傳,消費陜南漢水流域的無污染保健茶,既可有益人民健康,又可促進水源區(qū)人民脫貧致富,一舉兩得,但這方面的工作看來也因缺乏自信,工作不到位。

 

2014年8月,我省作出了《關于加快全省茶產業(yè)發(fā)展的意見》,這份文件為正在蓬勃興起的陜茶產業(yè)注入強大動力;最近省委、省政府兩辦《關于實施“3+X”工程加快產業(yè)脫貧夯實鄉(xiāng)村振興基礎的意見》也提到了“茶葉主攻秦巴片區(qū),建設280萬畝漢中有機綠茶、安康富硒綠茶、商洛白茶生產基地”。目標明確了,具體措施是什么?沒有組織機構、沒有行政編制、沒有足夠的管理人才、科技人員、沒有經費支持,那是紙上談兵,我希望我們抓茶產業(yè)要學習推廣抓果業(yè)的經驗,我希望我們的領導干部不能僅重視關中,而要加大力度關注陜南的青山綠水,使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加大陜茶宣傳力度,使陜西人知道陜西有茶、有無污染優(yōu)質保健茶,從而愛陜茶喝陜茶,并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到實處,首先組織機構建設上,建議省農業(yè)農村廳設立茶業(yè)局,向果業(yè)局學習,充實科技管理隊伍,統(tǒng)管全省茶產業(yè);其次充實壯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茶葉研究所,給他們增加科技投入、增加編制、擴大科技隊伍,委托鼓勵他們承擔全省茶葉科研、科技創(chuàng)新推廣、人才培訓等工作,使全省茶葉科技趕超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再次建議省供銷社、省茶葉協(xié)會等有關部門要把精力放在本省茶產業(yè)發(fā)展上,要下大力氣組建茶葉集團公司,加強市場調研,按市場需求指導產區(qū)組織生產,開拓省內外市場,從根本上改變散馬無龍頭、無頭蒼蠅到處亂碰的現(xiàn)象  。

    

以上僅是老茶人的一孔之見,僅供參考,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關于我們 - 服務項目 - 企宣推廣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2024 www.62jpyq1.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陜ICP備15011396號-13 服務熱線:029-84234562
新絲路茶網創(chuàng)辦于2018年,在傳承創(chuàng)新茶文化精髓的基礎上,通過一站式的茶業(yè)培訓、媒體服務(新聞報道、原生廣告、危機公關、個人IP打造等)、茶事策劃執(zhí)行(如茶專場品鑒會)、茶旅團建(如觀山茶會、茶旅自駕游等),服務于茶區(qū)政府、龍頭企業(yè)、大型茶事活動以及茶產業(yè)創(chuàng)新培育企業(yè)。